今年6月份的深圳研討會一個客戶提了這個有意思的問題。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原本應該由屏蔽室制造商來提供,可惜以國內目前的水平,還沒有聽說過哪個制造商做過這件事。
相信各位實驗室的同仁在稽核CNAS時都會要求提供這個諧振頻率,做過的同事知道怎么去應付這個表格,不知道的都暈暈呼呼。
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諧振頻率?本質上講,屏蔽室是一個封閉的金屬外殼空腔體,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大型的矩形波導諧振腔,當屏蔽殼體的內部尺寸是激勵場半波長的整數(shù)倍時,激勵場在實驗室內造成立體反射,這樣就產生空腔諧振。這一頻率的存在會影響測試結果,所以后期的測試需要避開這些頻率點。理論上的諧振頻率是根據(jù)矩形波導諧振腔原理來計算的。含有多種激勵模型,各大高校的學生們也列了許多FDTD仿真的結果圖,但都只是一小部分,且是他們認為的典型值。
根據(jù)電磁場與電磁波理論,有兩類的模需要關注,即TEmnp和TMmnp
三個變量決定了有太多種的模式,我用excel表格列了11階次的諧振頻率計算公式。
我將mp固定在一個表格內,做了變量,里面用公式直接代入,excel會自動算出你想要的諧振頻率,注意,第一個表格n=0.
每個表格的階次,越往后增加,對應的諧振頻率點會越高,越接近于你所關心的頻段,比如RE低頻段關心的是1GHz,高頻段關心的是40GHZ以上。
通過這些表格就可以列出許多頻率點,毫無疑問,頻點會相當多。理論畢竟是理論值,實際值還有差異,所以我找了陳老師當年的論文,供大家參考。理論計算與實際測試相結合,更利于工程實踐。